1 挣值分析/预测技术
相关概念:
PV:从开始点到检查点计划完成的工作量按照计划的价值(计划的工作量计划的价值);(计划;计划)
EV:从开始点到检查点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按照计划的价值;(实际;计划)
AC:从开始点到检查点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的实际价值;(实际;实际)
EV:完成工作预算;
PV:计划工作预算;
AC:完成工作实际成本;
BAC:项目总预算,BAC=完工时的PV总和;
ETC(尚需):完工尚需估计,即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估算费用;
EAC(共需):完工时估算,即完成所有计划工作所需的估算。
计算公式:
CV(成本偏差)=EV-AC>0,节省<0,超支 SV(进度偏差)=EV-PV>0,提前<0滞后
CPI(成本绩效)=EV/AC,>1,节省;<1,超支 SPI(进度绩效)=EV/PV,>1,提前;<1,落后
ETC=(BAC-EV) 当前偏差被看做是非典型的(原计划、采取措施),即以后不会发生类似偏差;
ETC=(BAC-EV)/CPI 当前偏差被看做是代表未来的典型偏差(原状态、无措施);
EAC=AC+ETC 衍化为下面两个公式
EAC=AC+BAC-EV 当前偏差被看做是非典型的
EAC=AC+(BAC-EV)/CPI 当前偏差被看做是代表未来的典型偏差
完工尚需日期:ETC/每天花费(新增的)需看是典型还是非典型
VAC(完工时偏差)=BAC-EAC 是完工预算与完工估算之差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TCPI=(BAC-EV)/( BAC-AC)【还有多少钱的活/手里剩下的钱】
BAC-EV:尚需完成的工作的价值
BAC-AC:剩余的预算
挣值计算时,CPI如果除不尽可以暂时先保留分数,或许在后续求ETC、EAC时,能正好和BAC的数字进行约分。因为考试不能带计算器,平时计算题就要习惯自己算,不要全部依赖计算器或公式计算。
同时注意干扰项管理储备、BAC是不包括管理储备、但是包括应急储备,但是项目预算包含了管理储备。
计算题能写步骤,尽量都写步骤,避免结果算错导致失分,写了步骤至少还能有点可怜分。

2 关键路径(CPM)/网络图
分析步骤:
1.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结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
2.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
3.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
4.找出所有时差为零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
计算:
使用正推法计算最早开始日期(ES),最早结束日期(EF),使用逆推法计算最迟开始日期(LS),最迟结束日期(LF);
开始节点ES为0时∶
总时差=LS-ES 或LF- EF;
工期=EF-ES或LF-LS;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此活动的EF
开始节点ES为1时∶
总时差=LS-ES 或LF-EF;
工期=EF-ES+1或LF-LS+1 ;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此活动的EF-1
3 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定义:MTTF/ (MTTF+MTTR) *100%
MTTF: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
MTTR:可维护性用平均维修时间
4 折现率与折现系数
折现也称贴现,就是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额换算杨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折现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贴现率)。
若 n 年后能收入 F 元,那么这些钱现在的价值(现值)P=F/(1+i)^n ,其中 1/(1+i)^n称为折现系数(折现率)。
由于不能带计算器,折现率一般都为0.1以下几个数字可以记住。
第一年:折现因子=1/(1+0.1)^1=0.91
第二年:折现因子=1/(1+0.1)^2=0.83
第三年:折现因子=1/(1+0.1)^3=0.75
第四年:折现因子=1/(1+0.1)^4=0.68
第五年:折现因子=1/(1+0.1)^5=0.62
特别注意的是:第1列是第0年,还是第1年。要区分清楚。
5 净现值(NPV)
将建设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现到起点(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有时也称为累计净现值。

CI: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
CO: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n:方案寿命期
i:基准收益率
NPV 决策准则:
如果 NPV 值大于或等于 0,接受项目;
如果 NPV 值小于 0,拒绝项目。
NPV 为正值,表明公司将得到等于或大于资金成本的收益。
也可以用表格计算如下:
净现金流量=收入-成本
净现值=净现金流量×贴现系数
累计净现值=净现值+上年度累计净现值
6 三点估算
1、 期望时间——-通过计算得到,我们期望的一个工期T1
2、 悲观时间——-题目给出,最糟糕的情况T2
3、 乐观时间——-题目给出,最好的情况T3
4、 最可能时间——题目给出,一般的情况T4
计算公式:
默认贝塔分布:T1=(T2+T3+4*T4)/6
如果题目明确说用三角分布:T1=(T2+T3+T4)/3
标准差(δ)=(悲观时间-乐观时间)/6
方差=δ²(标准差的平方)
计算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工作(活动)完成的概率,这就需要用到“面积法”。

即±1 个δ的面积为 68.3%(图中-1SD——1SD 区域面积)
±2 个δ的面积为 95%(图中-2SD——2SD 区域面积)
±3 个δ的面积为 99%(图中-3SD——3SD 区域面积)
计算其他区域的面积,只要知道这个图形是堆成的,总面积是1。
7 投资回收期
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静态)=(T-1) + 第(T-1)年累计现金流量绝对值/第 T 年现金流量
投资回收期(动态)=(T-1) + 第(T-1)年累计折现值/第 T 年折现值
求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如果是保留一位小数,切记不要四舍五入,是除了整数都得往上进,比如你求得1.83就不能选1.8应该选1.9.
8 投资收益率
ROI=年平均利润总金额 / 总投资额 = (收入-成本)/成本。
年平均投资回报率 = 全生存周期投资回报率 / 年限。
9 预期货币值(EMV)
风险事件概率和风险事件货币值的乘积。
EWV=事件1概率1+事件2概率2+….事件n*概率n
10 沟通管理
沟通渠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类似于联系所有参与者的电话线数目。
沟通渠道 = N ( N – 1 ) / 2
这里,N 是指参与沟通者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