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成功

知道了

CNDBA社区CNDBA社区

灾难恢复指标:RTO 和 RPO 说明

2017-04-13 10:52 7405 0 转载 Oracle 18c
作者: dave
在灾难恢复方面,目前业界公认有三个目标值得努力。一是恢复时间,企业能忍受多长时间没有 IT,处于停业状态;二是网络多长时间能够恢复;三是业务层面的恢复。整个恢复过程中,最关键的衡量指标有两个:一个是RTO,另一个是 RPO。 

所谓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是指灾难发生后,从 IT 系统当机导致业务停顿之时开始,到 IT 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 RTO。 

所谓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是指数据中心能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是指当业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间点,RPO取决于数据中心数据恢复到怎样的更新程度,这种更新程度可以是上一周的备份数据,也可以是昨天的数据,这和数据备份的频率有关,为了改进RPO,必然要增加数据备份的频率才行。 

选择标准: 
对灾难恢复而言, RTO 与 RPO 哪个衡量指标更合适呢? 
在考虑采用哪个指标之前,IT 人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基本概念,企业的容灾系统预防的是什么灾害,是多少年一遇的,能忍受多少损失,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成本,当然不一定很精确。 
其次,无论企业容灾系统是采用冷备、热备、温备、还是磁盘备份,几分钟恢复业务和几天恢复业务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企业需要明确对恢复时间的容忍底限是多少。 
再从灾备本身的意义来讲,无论采用哪种衡量指标,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很好地检验灾备系统的实用性能,否则就失去建立灾备的意义了。而灾备最核心的作用就是确保灾难发生后业务能够连续运行,交易中的数据完整保存,丢失越少越好。因此业务层面的恢复,企业要有一个底限。 
参考世界范围内一系列灾难恢复经验,国家之间的差别非常大。比如在美国,***是第一位的,警察局对数据的恢复要求特别高。而在中国,无论什么性质,银行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综合平衡: 
作为银行,除开展自身业务之外,更多数据来自上下级银行间的财务汇兑与结算。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一旦灾难发生,最重要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排除障碍,恢复业务,保证系统做到连续运行。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银行容许系统停滞的时间应当越短越好。选择 RTO 刚好合适。 

但是,RTO 对成本要求太高,与回报似乎不成正比。企业资金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到一个灾备系统中。对于银行证券这样的联机交易事故处理非常紧密的金融机构而言,可能每一笔、每一单、每一分钱都很重要,所以都需要恢复。RPO 显然更为合适。 

RTO 和 RPO 对银行来讲都很重要。RTO 越短、RPO 越新,银行面临的损失就越小,但这也意味着系统开发成本将会急剧上升。许多时候,最佳的容灾解决方案却不一定是效益最好的。反之亦是。灾难恢复的目的是业务连续进行,因此无论采用 RTO 还是 RPO,都要朝着这个核心靠拢。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http://www.cndba.cn/dave/article/1867

用户评论
* 以下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NDBA社区的观点或立场
dave

dave

关注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2261
    原创
  • 3
    翻译
  • 578
    转载
  • 191
    评论
  • 访问:7968854次
  • 积分:4346
  • 等级:核心会员
  • 排名:第1名
精华文章
    最新问题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热门用户
      推荐用户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NDBA · 皖ICP备2022006297号-1·

        QQ交流群

        注册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