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事务
事务(transaction)指数据库中单个的工作单元,通常包含多个对数据库的读写命令。事务典型的特性是∶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原子性)。
事务要求的 4 个属性统称为 ACID 属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1.原子性
原子性的意思是; 事务中所有的操作都必须成功,否则部分成功的所有更改都必须回滚(rollback)。
2.一致性
一致性要求确保事务不能违反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integrity rule),即事务必须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状态。为了确保一致性,事务不能违反数据库中为数据定义的任何约束或规则。
3. 隔离性
隔离性指的是∶各个同时运行的事务所做的修改之间相互没有影响。每个事务都必须是独立的(self-contained),其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不能被其他事务读取。不过 SQL Server 可以允许用户对隔离级别进行控制,从而在业务需求和性能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4.持久性
一旦提交了一个事务,即使发生了系统故障,这个事务所做的修改也能够持久存在——事务的结果必须持久。在 SQL Server 中,重放事务所做的修改所需要的信息在事务被提交之前就已写入事务日志中。
2 SQL Server 事务
根据创建方式的不同,SQL Server 支持两种事务∶ 隐式(implicit)事务和显式(explit)事务。
SQL Server 默认自动使用隐式事务来保证单个命令的 ACID 属性。当执行更新的SQL语句时,SQL Server 会将此语句以隐式事务的方式执行,从而保证了此语句的 ACID属性,即数据要么全都更新,要么全都没有更新。
显式事务从T-SQL 命令 BEGIN TRANSACTION开始,到 COMMIT TRANSACTION或 ROLLBACK TRANSACTION 命令结束。
提交一个事务意味着在这个事务中所做的修改操作都持久化了,而回滚一个事务意味着这个事务中所有的修改操作都撤消了。可以利用显式事务来组合一些修改操作,使得这些操作整体满足 ACID 属性,并且如果业务逻辑需要撤消修改时可以在任何时候回滚事务所做的修改。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