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
三点估算的概念来自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在估算中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用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三点估算可以用于进度或成本,以下以进度为例,首先需要估算出进度的3个估算值:
1. 最可能时间-tm:假设资源、资源生产率、可支配时间、依赖关系、风险、问题等各种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需要持续的时间;
2. 最乐观时间-to: 假设基于最乐观的情况,即各种期待的条件都满足,不利的因素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完成某项活动需要持续的时间;
3. 最悲观时间-tp: 假设基于最悲观的情况,即各种不利因素出现的情况下完成某项活动需要持续的时间;
三点估计即根据以上三个值进行加权平均,来计算活动的持续时间,使估算更加准确,公式如下:
均值 e(t) = (乐观值+4 x 最可能值+悲观值)/ 6
标准差SD = (悲观值 - 乐观值)/ 6
2 正态分布
活动工期落在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
期望值两边1个标准差的范围内,曲线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8.26%;
2个标准差范围内,曲线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5.44%;
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曲线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9.72%。
保证率: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项目在期望工期完成的概率是50%,
(可能值+1个标准差)时间内完成的概率是(50%+(68.26%/2))=84.13%;
在(可能值+2个标准差)时间内完成的概率是(50%+(95.44%/2))=97.72%;
在(可能值+3个标准差)时间内完成的概率是(50%+(99.72%/2))=99.86%。
3 举例
3.1 示例1:
活动A乐观估计值为3天,最可能估计值为4天,悲观估计值为7天,,请问A活动的均值是多少?标准差是多少?如果保证率要达到97.72%需要工期为多少天?
均值 e(t) = (7+4*4+3)/ 6 =4.33
标准差SD = (悲观值 - 乐观值)/ 6 =0.67
如果要达到97.5%的可能性,加上两个方差的时间,4.33+0.67*2=5.67天
3.2 示例2:
完成活动A悲观估计36天,最可能估计21天,乐观估计6天,请问:
(1)在16天内完成的概率是多少?
(2)在21天内完成的概率是多少?
(3)在21天之后完成的概率是多少?
(4)在21天到26天之间完成的概率是多少?
(5)在26天完成的概率是多少。
最终估算结果=(悲观工期+乐观工期+4×最可能工期)/6
标准差=(悲观-乐观)/6
带入公式计划PERT估算结果为:(36+21*4+6)/6=21
带入公式计算标准差为:(36-6)/6=5
所以根据正太分布:16(21-5)~26(21+5)这个区间范围内的概率都是68.26%。
注:在正负一个标准差的概率有68.26%,算出了16~26这个区间的概率,用100%-这个区间的概率68.26%即得到了不在这个区间的概率(100%-68.26%=31.74%),算出31.74%之后,再用个概率除以2即得小于16天和大于26天分别所对应的概率(31.74%/2=15.87%)
所以:
(1)在16天内完成的概率是多少?——15.87%((100%-68.26)/2=15.87%)
(2)在21天内完成的概率是多少?——50%(μ=21,所以正好是50%)
(3)在21天之后完成的概率是多少?——50%(μ=21,所以正好是50%)
(4)在21天到26天之间完成的概率是多少?——68.26%(正负一个标准差的概率有68.26%)
(5)在26天完成的概率是多少。——84.13%(100%-15.87%=84.13%或者50%+68.26%/2=84.1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